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健康科普

去年近1万人中招!揭秘深圳肿瘤发病“榜一”的它

来源:本网时间:2024-09-27 分享:

我们先来看一组

“新鲜的”深圳肿瘤发病数据

图片

这意味着5个癌症患者中

就可能有一个是肺癌患者

但对于肺癌,许多人只停留在

“吸烟是肺癌的高发因素”的观念上

其实,肺癌也分好几种类型

不一定全是“吸烟”惹的祸

那么不同种类的肺癌

到底都有哪些治疗方案呢?

图片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肺癌:

  肺癌主要组织类型为腺癌和鳞癌,约占全部原发性肺癌的80%左右;其次为小细胞癌,约占15%。其他少见类型原发性肺癌包括:腺鳞癌,大细胞癌、涎腺来源的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表皮样癌等)等。

  最新分类中增加了胸部 SMARCA4 缺陷的未分化肿瘤。上皮性良性肿瘤中增加了细支气管腺瘤。

图片

  肺鳞癌约占肺癌的 30%~40%,近些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鳞癌大多由吸烟刺激诱发,根据癌巢角化细胞分化程度,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

  鳞癌术后局部复发比其他类型肺癌常见,尤其是吸烟患者

  图片治疗方式:

  除了手术以外,化疗仍是肺鳞癌治疗的基石,一线除了传统的标准含铂双药化疗之外,目前最新治疗还包括免疫治疗或免疫联合化疗等方法。

图片

  腺癌占肺癌的 40%~55%,在许多国家已经超过鳞癌成为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主要分类有:

  01.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HH)

  AAH常在0.5cm以内,CT扫描常以磨玻璃样改变为特点。

  02.原位腺癌(AIS)

  术前一般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可以定期随访,一旦有变化,再行手术切除即可。

  由于病变的范围局限,手术方式一般选择亚肺叶切除,术后不会复发或者转移,5年生存率为100%。

  03.微浸润性腺癌(MIA)

  浸润范围较局限(<5mm),根据病变位置,楔形切除或者肺段切除即可,术后不会复发或者转移,5年生存率为100%。

  04.浸润性腺癌

  腺癌可单发、多发或表现为弥漫性,形态主要包括附壁型、腺泡型、乳头状、微乳头状和实体型:

  ❶ 贴壁型: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复发率均较低,I期LPA术后5年生存率超过90%。

  ❷ 腺泡型:病灶呈圆形或者卵圆形腺样结构,术后5年生存率约85%。

  ❸ 乳头状、微乳头状和实体型: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易发生早期转移,应注意淋巴结是否受累。

  图片疗方式:

  除了手术以外,首先要检测基因突变,接近40%~50%不吸烟的女性病人,可能会存在相应的驱动基因改变,一旦发现,使用靶向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

  如果没有驱动基因改变,后续可以选择免疫治疗或化疗。

  对于肺腺癌特异性比较高的化疗方案是含铂双药治疗,以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为主,效率更高。

图片

  小细胞肺癌(SCLC)占所有肺癌的15%,这种类型的肺癌一般生长速度较快,恶性程度较高,大多数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出现远处转移。

  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

  01.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病灶仅局限在同侧胸腔且可以被一个放射野所包括。

  02.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病变跨越一侧胸腔,出现远处转移,或者同侧肺内多个病灶,不能被一个放射野所包括。

  图片治疗方式:

  手术只适用于极少数I期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如果发现有淋巴结转移,应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同步放疗。

  结合小细胞肺癌生长速度快、易转移、放化疗敏感的特征,放疗、化疗的使用是传统的治疗方法。

  但近些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抗血管多靶点联合化疗、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等方法也正逐步应用。通过联合治疗,提高了小细胞肺癌的短期缓解率,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和生存期。

本文全为医学干货

大家可以收藏对照

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建议来院当面咨询医生

平时更要记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手中的烟,该放就放~

(包括电子烟哦!)

图片

本期科普专家介绍

图片

郭晓彤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医务部部长

胸外科主任医师 博士后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临床擅长:

  擅长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和微创治疗,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包括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等,主刀超过5000例手术。尤其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和肺癌领域经验丰富,擅长单孔胸腔镜全肺、肺叶、肺段切除术,胜任疑难、危重、高龄患者的开放及微创肺切除、支气管袖状切除、胸腹腔镜两切口及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

  • 专家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后(师从中国科学院赫捷院士)。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临床实用型人才、2020年度深圳市医疗人才引进优秀代表、胸外科手术技术大赛肺叶组全国亚军、食管癌组华南冠军、CGTVS国际胸腔镜手术技术大赛季军。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胸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食管癌专业组副组长、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等;主持并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参编著作3部,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近五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分。

  •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