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卫健委】以为肚子痛,一查竟是癌!这癌早期“没感觉”,深圳273个地方能免费查!
“不可能!”
“我自己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
11月的一天,命运给了蒲先生一击重锤,他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被医生“宣判”: 你有肾癌。 前一秒,他还以为自己偶然一次的肚子疼是小事,“开点药吃就好了”。 今年60岁的蒲先生是名园林工人,平时能吃能喝能跳,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身体还算强健, 上个月,蒲先生突然没来由地肚子疼,准确地说,是左下腹疼痛, 到附近医院做CT检查后,竟发现他的左肾有个4-5公分的肿瘤。检查结果让蒲先生一家猝不及防,“搞错了吧?” 保险起见,一行人又连忙赶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在那里,蒲先生又得知了两个坏消息: 是左肾恶性肿瘤,最好手术。 术前准备时,输血科的一通电话让医生们皱起了眉头—— 蒲先生的血型是稀有的熊猫血(RH血型变异)。 熊猫血的供应量极其有限,一旦蒲先生术中大出血,那就是九死一生, 手术本身不难,但风险太高了。 同样患有肾癌的,还有6岁的男童明明(化名), “都是爸爸不好,爸爸对不住你......”明明父亲在病床旁,眼泪止不住地流。 图片来源:网络 明明平时活泼可爱,是个“小胖墩”,任谁看了都不相信,眼前白白胖胖又好动的男孩其实已经癌症中晚期, 有一天,爸爸摸到明明腹部有个肿块,到医院一查,明明已经是左肾恶性肿瘤三期,需要化疗。 其实跟其他癌症相比,肾癌在早期基本没明显征兆, 70%的肾癌,都是患者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检查中被发现。 所以,身体没有任何不舒服,不代表癌症离自己很远,就拿去年来说—— 2020年深圳新增3万例恶性肿瘤 平均每小时3人中招 今年4月15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全市的肿瘤榜。 202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中,共报告新发恶性肿瘤病例30808例,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079例。 按照一年365天计算,平均每一天就新发84例,每个小时就有超过3例。 按性别来看—— 女性16518例,排第一的是甲状腺癌 男性14290例,排第一的是肺癌 ▽ 得了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会不会传染给我? 不会。 癌症是自身细胞基因发生了变化而产生,没有传染性。 但是一些跟癌症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幽门螺杆菌等)和病毒(人乳头瘤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等),是有可能传染的。 所以,与其担心癌症会不会传染,还不如避免感染相关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 接种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 癌症 ≠ 绝症 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被治愈 在很多人的“老观念”里,得了癌症 = 被判了死刑,导致越来越多人“谈癌色变”, 但实际上,万一查出癌症,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通过早发现而得到治愈,剩下1/3虽然不能治愈,但通过适当的治疗也可以控制住,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2016年起,国家癌症中心已推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在深圳落地,针对我国最高发的五大“重点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为居民展开免费筛查。 部分癌症筛查项目 肺癌:胸部低剂量螺旋CT 乳腺癌:超声结合钼靶 食管癌、胃癌:胃镜+指示性活检病理检查 结直肠癌:便潜血检查或结肠镜+指示性活检病理检查 肝癌:腹部超声+甲胎蛋白(AFP)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 深圳259个社康可免费查癌 高危人群可以到14家医院进一步检查 深圳市户籍或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年龄45-74 岁,都可以去全市259家社康中心报名参加免费筛查—— 如果被评估为“高危人群”,可以到深圳14家指定医院进一步检查,一样免费—— 为什么癌症经常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怎么才能早点揪出TA? 来听听业界大佬之间的对话 为了早点将肿瘤踢出局 国内外顶尖肿瘤大咖将来深圳支招 12月17日,深圳将召开一场全国规格最高的肿瘤大会—— 这次大会,由国家癌症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内外的肿瘤“大咖”将齐聚深圳,讨论肿瘤防治的痛点、难点问题,比如他: 大会还有一个亮点—— “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将在大会开幕式上正式揭牌。 感兴趣的亲,收好这张“议程表”: ps: 不管是看直播 还是参加现场会议 都要先报名 业内相关人士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 抢先占个坑位! ▽ -End- 「有用就扩散」 本文封面: 信息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