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妇科团队上《新华大健康》讲解妇科肿瘤
“医疗术语生涩难懂,老百姓平常看病有时会遇到听不明白、记不清楚的情况。那么如何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保证公众能够对科普宣教感兴趣、听得懂、做得到,是一门学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说,“一位好的医生,不仅能从医疗方面为患者解除病痛,而一场有价值、有意思的科普却可以惠及更多大众。”
近日,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科团队走进新华社CNC推出的《新华大健康》直播栏目,全天12小时5场直播为市民传播权威医学科普知识。此次直播在新华网客户端、百度APP、今日头条等多平台播放,平均每场时长约110分钟,总观看量达500万人次。
01 生活中如何预防妇科肿瘤? 此次直播就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妇科肿瘤微创手术及肿瘤患者的心理及生活护理等知识进行科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科主任孙力及团队成员向市民科普了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 妇科·三大癌 宫颈癌目前发病率最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和HPV感染密切相关。一般认为,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这得益于我们对宫颈癌发病原因研究得比较透彻。针对宫颈癌,我们可以做一些预防工作,如接种HPV疫苗、定期做宫颈涂片等。 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代谢相关,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可能会避免70%的子宫癌(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 卵巢癌发病隐匿,发现时多数已是晚期,预后很差,有家族遗传倾向。卵巢癌一向以早期诊断困难、死亡率较高著称。首先,卵巢癌的发病原因仍不明确,所以防治有一定难度。其次,卵巢本身很小,深藏于腹中,腹部空间很大,就算肿瘤长得比较大,也不一定察觉到,只有定期去检查才能做到早期发现。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女性朋友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尤其是年龄>40岁的女性,卵巢癌高危人群可行BRCA基因检测。同时避免熬夜等过度劳累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荤素搭配,同时不吸烟、酗酒;接种HPV疫苗可减少宫颈癌风险;开展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提高抗癌能力。 懂你的痛 更懂你的美 02 让爱美的你不惧怕妇科手术 传统腹腔镜手术需要在腹部做3-5个直径0.5-1cm的切口,而单孔腹腔镜可通过1个切口进入人体进行手术操作,在妇科领域手术方式包括经脐单孔腹腔镜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两种,具有更加微创、美观等优点。孙力教授带领团队率先在深圳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为深圳女性患者提供一种体表无痕、快速康复的新术式。 “手术无痕”,深受患者欢迎,历时四年,她们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名列前茅,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积极帮助多家兄弟医院开展单孔腹腔镜,让更多患者获益。 03 肿瘤患者心理调节及护理 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如不及时调节,或调节不得当,对病情的治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妇科护理团队在这方面也考虑到肿瘤患者的需求,开展了系列优质护理活动。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工作,医疗过程中护士态度要和蔼有耐心,对患者要给予支持关心,爱心,护士要经常与患者沟通,明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争取患者的配合,使患者从心理上获得安全和信任,护士问候和细心安抚,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增加治疗自信。 此次视频直播为妇科肿瘤患者答疑解惑,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新华大健康客户端观看直播回放。 直播话题:宫颈癌的筛查、疫苗、手术及放化疗 直播嘉宾:李华、柳祎、邓少琼 直播话题:解码“沉默杀手”——卵巢癌 直播嘉宾:孙力、杨萌、邓少琼 直播话题:单孔腹腔镜无痕手术应对妇科肿瘤 直播嘉宾:孙力、杨萌、柳祎 话题:子宫内膜癌征兆 手术能否保留生育功能 嘉宾:李华、杨萌、邓少琼 话题:肿瘤患者心理调节及护理的学问 嘉宾:李华、杨眉、柳祎 新华社CNC,全称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是党中央授权、新华社主办的技术引领型全球化视频平台。由新华网客户端主办的《新华大健康》,开播两年来,已有来自全国近千家知名三甲医院的约万名专家莅临直播,点击浏览逾12亿人次。目前已经是全球体量最大的医疗健康直播平台,是国内最权威、唯一覆盖医疗全学科的医疗健康科普平台。 科室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妇科是深圳唯一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妇科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科室直接依托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以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诊治为重点,同时开展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黑色素瘤等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及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拥有腹腔镜、宫腔镜系统、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三维后装治疗系统、光动力治疗仪、宫颈环切高频电波刀、光电一体阴道镜等先进设备。 供稿:妇科 编辑: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