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近红外光让癌性淋巴结无处遁形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时间:2023-12-14
分享: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副院长王东文教授受邀参加第三十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第三十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办,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承办。本次大会是疫情结束后泌尿外科领域首次大型线下会议,备受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今年是该会议创办的“而立”之年,这三十年见证了中国泌尿外科领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以及泌尿外科人坚持卓越、创新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据悉,此次会议已被列入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 会议聚焦国内外泌尿外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技术成果与泌尿疾病微创治疗新技术等话题。今年论文汇集约八千余篇,最终共评选出10篇优秀讲题进行大会交流,王东文教授团队的《近红外光特异性标定在前列腺癌淋巴显影中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是优秀讲题之一。
王东文教授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对近红外光在肿瘤淋巴结显影中的巨大潜力进行了阐述,展现了泌尿外科诊疗的新发展,引发与会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 报告中,王东文教授就术中淋巴组织辨识困难等临床问题展示了ICG在前列腺癌术中“照亮”淋巴组织的成果,同时也指出ICG在识别癌性淋巴方面的不足,强调了寻找更为精确的肿瘤特异性标识的迫切性。 针对该问题,王东文教授提出将前列腺癌中特异性高表达的PSMA作为靶标,并将其与近红外染料进行耦合的设想,以实现更精准地定位癌性淋巴结。但在实际手术中,近红外光显影仍存在困难,尤其在盆腔深部淋巴结显影方面。 为了突破该技术难题,王东文教授提出了将从近红外光一区拓展到二区研究,以寻找更深层次的探索方向。他着重指出,近红外光二区相对于一区有更好的成像深度和分辨率,可能是未来精准医疗的发展方向。
王东文教授致力于微创精准外科和多学科规范化诊疗,在肾及肾上腺手术领域居全国TOP10之列。 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王东文教授带领泌尿外科团队研究开发新技术,为患者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期待王东文教授团队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