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祝贺我院金晶教授荣升新职,拓宽放射治疗“新赛道”
一颗匠心 勇攀学术高峰
满腔热血 践行医者初心
近日,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与前瞻性的视野
我院金晶教授在2024CACA整合大肠癌学术大会上
斩获新身份
此次大会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整合大肠癌委员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联合九个专委会共同承办,期间同步召开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科普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及整合大肠癌委员会成立会议。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上,金晶教授经全体181位委员民主投票选举,当选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也是放射治疗行业专家第一次获评副主任委员。同时,共有15位放射治疗领域同道在本届换届选举中获得了常委或委员资格,人数为历届最多,构成了放射治疗在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的“强大阵容”。
通过这次换届选举,标志着放射治疗在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多学科工作,深入参与大肠癌的规范化诊疗,积极开展消化道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研究,推动肠癌领域研究进展,为更多消化道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曙光。
而在大肠癌整合科普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上,金晶教授再次肩负起重要使命:经过全体委员民主投票选举,金晶教授担任首届大肠癌整合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今年4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发布了2023年度全市肿瘤榜,其中结直肠癌与胃癌分别位列全市肿瘤发病第3位和第6位。
所以“赢在整合,科普先行”,大肠癌整合科普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提升大众医学素养,向市民普及结直肠癌、胃癌等高发肿瘤的防治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晶教授,在科普宣传方面可谓是“先行先试”。
2020年,她从肿瘤“国家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来到深圳工作后,不仅全身心投入到深圳医院的学科建设、科教发展和深圳市肿瘤放射治疗规范化工作中,在肿瘤科普方面也有敏锐的“嗅觉”,开设个人抖音账号、在小红书等平台化身科普指导专家,对有疑问的市民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同时积极发动科室医生拍摄制作科普短视频,坚持定期开展科普患教活动等。
金晶教授表示,通过大肠癌整合科普专业委员会这个“纽带”,一是能够整合专家资源,促进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互相了解各专业的特点和技术进步。二是通过精准的防癌抗癌科普知识的普及,可以提升公众对大肠癌的认知,推动癌症早筛早诊早治,让科学防癌成为社会共识,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金晶教授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整合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右二)
金晶教授常说,做任何事情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十分幸运刚工作就得吴桓兴、谷铣之等顶尖放疗前辈们的言传身教,而后又被选派到全球最强的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进修学习。
这些经历促使她养成了
敢担当、勇攀登的行为自觉
继续努力
铸就新功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
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长
北京协和医院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助理
放射治疗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临床擅长:
各种消化道肿瘤、淋巴瘤、乳腺癌、软组织肿瘤和泌尿系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尤其对消化道肿瘤的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 学术任职及荣誉表彰: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放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第五届放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放疗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MDT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SCO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八届大肠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第一届大肠癌整合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荣获2022年深圳第一届“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3年深圳第三届“深圳医师奖”称号、2024年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入选2023年第六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榜单。
• 出诊时间: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