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 本院新闻

喜讯再+1!我院8项成果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2023年度重要科技成果

来源:本网时间:2024-08-13 分享:

八月的夏天

除了可乐、空调、西瓜

还有什么?

对于这群深耕肿瘤科研的人来说

还有一份

2023年度重要科技成果待领取~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2023年度重要科技成果公布,成果包含重大产品研发、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重大科技进展、重要科技奖励、研究政策报告等类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8项成果入选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主要由中心实验室、胸外科、病理科、放射治疗科、检验输血科完成。

图片

成果1

图片

  Epigenetic reprogramming of Runx3 reinforces CD8+T-cell function and improves the clinical response to immunotherapy

  • 成果简介:本研究表明Runx3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会增强CD8+ T细胞功能并改善对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多组学分析表明,Runx3的DNA甲基化重编程是CD8+T细胞功能的关键介质。Runx3启动子甲基化的逆转促进了CD8+TIL的浸润,并减轻了CD8+T细胞的耗竭。

  对组织特异性Runx3敲除小鼠的实验表明,Runx3缺乏减少了CD8+T的浸润以及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分化。此外,Runx3缺乏显著降低了CCR3和CCR5水平。在Runx3条件敲除小鼠中进行的免疫治疗实验表明,在没有Runx1的情况下,DAC不能逆转抗PD-3的耐药性。此外,临床数据和TISIDB的数据都表明,Runx3可能是免疫治疗预测临床反应率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发表刊物:MOLECULAR CANCER(IF 37.3,医学1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浙江大学等

  • 本院主要完成人:胸外科赫捷院士、中心实验室孙英丽研究员为该文章共同通讯作者,高亦博副研究员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成果2

图片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under dynamic immune selection by multi-omics sequencing

  • 成果简介:本研究对 36 例原发性 ESCC 患者的 186 份样本进行了多组学测序。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 ITH 是由持续的染色体不稳定性支撑的。基于 RNA-seq 数据,观察到同一肿瘤不同部位的免疫浸润程度不同。揭示了在不同免疫微环境的选择压力下新抗原逃避的遗传机制。为剖析多组学水平对 ESCC ITH 的复杂贡献提供了一条途径,从而促进了临床治疗的发展。

  • 发表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6.6,综合性期刊1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美国贝勒医学院、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杭州市肿瘤医院等

  • 本院主要完成人:放射治疗科陈鹏医师、马莉医师、姜威副主任医师、廖俊芳医师

成果3

图片


图片

  Lymph Node Ratio Improves Prediction of Overall Survival in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A National Cancer Database Analysis

  • 成果简介:本研究利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中7195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患者的数据作为原始队列,中国的NEOCRTEC5010食管鳞癌临床试验的数据作为外部验证队列,基于淋巴结阳性率(LNR)这一指标制定了新的淋巴结分级与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分期(ypTNM),通过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利用Akaike信息准则(AIC)和Harrell一致性指数(C-index)来评判预测效能。结果证实,在预测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患者的总生存(OS)方面,LNR表现优于现行的淋巴结分期,可能成为现有ypTNM分期的重要补充。本研究从临床诊疗实践出发,挖掘现行指南不足,深入探究淋巴结清扫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针对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人群采用淋巴结阳性率进行生存预后分析,通过大样本量数据库作为原始队列、来自于中国的临床试验数据作为独立的外部验证队列,证实淋巴结阳性比率的预后预测价值优于现行的淋巴结分期,并在东西方不同人群中得到验证。

  • 发表刊物:ANNALS OF SURGERY(IF 10.1,医学1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上海瑞金医院、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法国里昂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等

  • 本院主要完成人:胸外科于振涛主任

成果4

图片

  CTRP6 protects against ferroptosis to drive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by destabilizing SOCS2 and augmenting the xCT/GPX4 pathway

  • 成果简介:本研究先通过在肺癌细胞中进行交互式蛋白质组学分析,确定了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6(CTRP6)和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2(SOCS2)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随着SOCS2的泛素化降解,下游xCT/GPX4信号通路增强,进而抑制肺癌细胞铁死亡,最终导致肿瘤进展。目前诱导铁死亡逐渐被视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替代策略,因此推测靶向CTRP6-介导的铁死亡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潜在手段。

  • 发表刊物:CANCER LETTERS(IF 9.7,医学1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本院主要完成人:胸外科赫捷院士、于振涛主任、马锴主任为该文章共同通讯作者,蔡松华博士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成果5

图片

图片

  USP4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targeting TAK1

  • 成果简介:本研究发现,USP4在ESCC肿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功能缺失和功能获得实验表明,USP4沉默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USP4过表达促进这些行为。在ESCC裸鼠体内模型中,USP4沉默一致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为USP4的靶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 (TAK1)在ESCC中也有高表达。此外,也观察到USP4特异性地与TAK1相互作用,并在ESCC细胞中通过去泛素化稳定TAK1蛋白水平。本研究揭示了USP4/TAK1通过调节增殖、迁移和侵袭在ESCC的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USP4可能是ESCC的潜在治疗靶点。

  • 发表刊物:CELL DEATH & DISEASE(IF 9,生物学1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等

  • 本院主要完成人:胸外科于振涛主任为该文章共同通讯作者,隋志林博士为该文章主要参与人

成果6

图片

图片

  Expression site agnostic histopathology image segmentation framework by self supervised domain adaption

  • 成果简介:本研究针对多种疾病的免疫组化图像中的肿瘤识别,首次从表达位点的角度引入了无监督域自适应分割方法,通过多层次特征对齐来实现高效的全局和多尺度特征的语义表示,从而编码表达位点的特征空间不变性。此外,基于自监督学习的伪监督被用于增强领域适应性从而强化模型对高级语义的感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备强大的位点无关的免疫组化图像肿瘤分割能力,能够在膜表达、核表达、浆表达的免疫组化图像上展现出优越性能。该模型为开展病理图像连续切片的联合分析、信息交互和全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

  • 发表刊物: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IF 7.7,医学2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等

  • 本院主要完成人:病理科黄文亭主任为该文章共同通讯作者,关剑博士为该文章主要参与人

成果7

图片

图片

  Evaluation of the Yield of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for Carbon Ions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DNA Fragment Distribution

  • 成果简介:碳离子辐照致DNA损伤的定量分析是理解碳离子辐射生物效应机制以及构建碳离子放疗相对生物学效应模型的关键,然而由于碳离子沿着径迹产生密集的电离使得生成的DNA损伤不满足随机分布,传统拟合方法无法正确估计碳离子的DNA损伤产率。本研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结合碳离子辐照后滞留DNA碎片的比例随剂量的关系曲线,提出一种无偏差估计碳离子DNA损伤产率的方法,克服了传统基于随机分布拟合方法的不足,首次将碳离子辐照DNA损伤产率确定在20%误差范围内。

  • 发表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IF 7,医学1区Top)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山大学等

  • 本院主要完成人:放射治疗科梁赢博士为该文章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武建安博士、丁真博士、刘晨彬博士为该文章主要参与人

成果8

图片

图片

  TNFα stim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immature Sertoli cells by attenuating U PS-degradation of cyclin D1 and leads to the delay of BTB maturation in pubertal rats

  • 成果简介:Sertoli cell(SC)对生殖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也是影响睾丸发育的生理和病理因素的重要靶点。TNFα通过识别SC上的受体参与血睾屏障的重建、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TNFα也被证明在体外诱导未成熟SC的增殖,但其机制仍不清楚。为探索TNFα对青春期血睾屏障发育的影响以及TNFα诱导未成熟SC增殖的潜在机制,本研究证明,TNFα通过刺激NFκB信号通路抑制cyclin D1泛素化降解,从而促进未成熟SC增殖,并导致青春期大鼠血睾屏障成熟延迟,从而影响精子的发生发育。

  • 发表刊物:ANDROLOGY(IF 4.6,医学2区)

  •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 本院主要完成人:检验科吴卫星医师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硕果累累的喜讯
并不会让我们停下脚步
未来
我们将会像八月高升的朝阳
勇登高峰,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