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 本院新闻

这家医院最硬“核”病房开放!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时间:2024-09-20 分享:

提起“核”大家会想到什么?

核弹、核裂变、核辐射……

不少人更是谈“核”色变

避之不及

图片

然而有这么一个病房

医护人员充分利用了“核”的优势

帮助患者“打败”肿瘤

走出阴霾

这个病房就是名字听起来很“硬核”

却又饱含温馨的核素治疗病房

图片

  “别靠近,我在这里!”阿明在病房门口大声提醒。门外正准备递饭的护士,听到这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轻声道:“阿明,谢谢你。”

  此刻的阿明,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治疗阶段,他的身体因为碘-131的治疗而成为了一个暂时的“放射源”。这种放射性同位素正在他体内精准地攻击那些隐藏的癌细胞,同时也在释放辐射。

  42岁的阿明,近两年家里的变故一个接一个来:母亲被查出食管癌后,他自己又被查出甲状腺癌。作为有较大概率复发的“高危”人群,阿明需要进行碘-131治疗。

  幸运的是,阿明碰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核素病房“开放”,成为首批核素病房治疗的病人。

  图片阿明:肿瘤医院的实力很强,我是在他们头颈外科做的甲状腺全切手术,手术很成功,在我正头疼去哪里做后续的碘-131治疗的时候,刚好看到一则病友会的消息!他们的核素治疗病房开了,我通过他们的病友会赶紧去报名,成为了首批治疗的患者。

图片图片

[ 医护向病友介绍碘-131治疗]

图片

  核素病房是用于接受放射性核素治疗患者的观察病房,目前主要收治全切的甲状腺癌患者,随着核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性核素诊疗一体化已逐步成为肿瘤诊治的新模式,未来也将收治前列腺癌、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癌等患者。

图片

  Q:“甲状腺癌,不是切了就好了嘛?”

  甲状腺癌术后规范化治疗很关键,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碘-131治疗。虽然甲状腺癌是惰性癌,但全切后依然存在复发的可能。医生会根据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程度将其分成低危、中危、高危三种类型。

  中危:复发概率在6%-20%之间的患者

  高危:复发概率在20%以上的患者

  一般而言,中高危患者需要在全切术后的6个月内完成放射碘-131治疗。对于低危患者,为便于长期随访及肿瘤复发监测,且本人有碘-131治疗意愿,也可以进行碘-131治疗。

图片

  肿瘤医院核素病房的负责人、核医学科主任医师金永男介绍——

  核素治疗病房墙壁都是特制铅坯,患者在住进病房后,只能在隔离区内活动。除非紧急抢救,医护人员不会和患者进行接触,直到治疗结束才能离开病房。

  患者的排泄物与生活废水也需要经过衰变池衰变且检测合格后才能向外排放,金永男主任说,由于建设成本大,审批手续繁杂且严格,限制了核素治疗病房的数量和规模。

  肿瘤医院拥有7张核素治疗病床,2024年7月开放。作为新开病房,金永男主任介绍,因为前期要停药,所以不是说随到随治,但基本上来了就可以进入到治疗前准备序列。

图片图片

[ 肿瘤医院核素病房环境 ]

  另外,由于碘-131的放射性,核素病房的患者需要“同进同出”。

  一批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对环境的放射性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才能接收下一批患者。也因此,深圳的核素病房一直都“供不应求”。

  那么,该怎么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且不会影响到医院其他区域呢?

  目前医院对于核素病房,有着严格且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 在进入核素病房进行放射碘治疗前,患者要经过治疗前评估以及2~4周的低碘饮食调整。

  · 患者进入核素病房后,只能在病房内活动。

  · 若遇紧急情况,医护人员需穿铅衣入内对患者进行救治。

  · 患者的餐食由科室向食堂特别定制,食物中不使用碘盐,不含海鲜、海带等高碘食物;一日三餐皆由医护人员送至规定的取餐口。

  · 为了避免造成餐具放射元素残留,患者要使用医护人员教授的方法进行分餐。

  · 为了减轻患者焦虑和不安,医护人员可以每天通过核素病房专门配备的智慧屏系统向患者推送读书视频、科普视频、比较舒缓的运动视频等,同时可以实现医护远程可视查房,对于一些健康指导,可以通过可视对讲进行演示操作,且病房区间安装了加强wifi信号。

  · 患者可通过病房的监测摄像头呼唤医护人员,想聊天也可以。

图片

[ 医护人员通过视频系统查房 ]

[通过智慧屏向患者推送八段锦 ]

图片

图片

  “首批我们收了9个患者,分成了三批住院(第一批4人,第二批2人,第3批3人)。首批病人治疗结束,我们已经收到了好几面锦旗。”金永男主任自豪地说。

  据悉,这9位患者,都是在本院头颈外科做的全切手术,手术切除得很干净,也让核素治疗变得更容易。

  要在一个空间里待几天,不少患者在服药前会很紧张。这个时候,核素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会全员上阵,给予患者服药、分餐及不良反应后应对指导

“很多患者说不紧张,但他内心是紧张、焦虑的,你会看到他们在那跺来跺去。”

  为了更好的安抚患者,在患者服碘及第一次成功分餐后,核素病房的医护人员都会及时送上手写小卡片,鼓励患者给予他们内心的安慰。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 核素病房医护手写小卡片及患者感谢信 ]

  住院期间的检查、化验结果出来,管床医生总会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一切都好。

  除了每月一次的病友会,医护人员还在病房走廊贴心的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手工道具,如积木、拼图等,帮助患者缓解治疗中的焦虑。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 给患者准备的手工道具及楼道病房留言版 ]

  因为贴心地提醒医护人员,那天下午,阿明获得了一张“所向无敌的阿明”小卡片。在卡片上,主管护士写:

  给阿明:你那么有责任心和爱心

  提醒我们和你保持距离

  以免我们受到辐射的伤害

  再次谢谢你,阿明

  金永男主任认为,作为核素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颗“仁心”:

  “在做到技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到服务好,让患者在这里来治疗的时候,感受到温暖。”

图片

图片

[ 小红薯用户62FA9BC3的“安利”]

最后
再借用一段核素病房病友的话
核素病房虽然没窗没阳光
但在医护团队贴心呵护下
更有温度,还更安心~

图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核素治疗病房依托于核医学科开设,在北京总院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圳医院核医学科现有一支高度专业的多学科医护团队,其中博士3人,硕士11人。学科带头人、核医学科主任梁颖教授表示,核素治疗病房配备的医疗团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通过全身碘扫描了解全身的病灶分布情况及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到了诊疗一体化,确保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核医学科将继续提升核素治疗病房的管理水平,紧密跟随学科的最新发展,致力于向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全面、高效且有温度的医疗照护。

核医学科专家介绍

图片

梁 颖

核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临床擅长:

  多年从事放射和核医学工作,熟悉多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和不足,擅于利用综合影像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图片

金永男

核医学科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 临床擅长:

  擅长SPECT/CT、PET/CT的影像诊断及核素治疗,特别是在甲状腺疾病(甲癌、甲亢)和骨转移癌核素治疗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 专家简介:

  从事核医学工作30余年,1990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先后获得延边大学医学院硕士、韩国首尔大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学博士后。

  • 出诊信息:周一上午、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核素治疗病房小组成员介绍

图片

金永男  |  医生

医护人员眼里和蔼的金老师

患者心目中面对射线泰然自若、毫无畏惧

一切为患者考虑的金医生

图片

田  鑫  |  护士

科室人员温柔、可爱的鑫姐

患者心目中暖心的田护士

图片

郭林娜  |  医生

有趣、幽默的娜娜

患者心目中认真负责、耐心

细心的娜娜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