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 本院新闻

青年好医生丨陈力宁&任蕾:手握尖端科技,精准“灭杀”肿瘤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时间:2024-11-15 分享: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

作为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

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

它能集中火力,将肿瘤细胞“一举歼灭”

同时还能最大程度保护周边组织安全无虞

[ 乳腺癌放疗示意 ]

如何让放疗实现安全高效的精准打击?

这就不得不提放疗的“幕后操盘手”

他们刻苦钻研学习,团队默契配合

将放疗对身体正常细胞的影响降至最低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

两位在2024年青年医师技能大赛决赛

脱颖而出的青年“放疗”骨干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力宁从事肿瘤临床治疗6年,擅长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的放疗及综合治疗。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治疗科工作期间,她不仅致力于临床工作,还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篇,在2023年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胃肠专题会议进行论文展示,与业内学者深入交流学习。

  56岁的康姨(化名)是陈力宁接诊过的患者之一,她不幸确诊为局部晚期下段直肠腺癌。如果手术治疗,康姨的肛门怕是不保,需要终身“挂着粪袋”生活,这让爱美的她无法接受。几经打听,康姨在病友的介绍下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治疗科,而当时接诊康姨的正是陈力宁。

  陈力宁迅速从大脑中“检索”对康姨有用的信息,她突然想到——由医院院长助理、放射治疗科主任金晶教授牵头的直肠癌术前新辅助短程放疗续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前瞻性研究,正是康姨“保肛”的一线生机。于是,陈力宁赶忙收集好康姨的相关资料,奔赴金晶主任的办公室,并向金晶教授汇报了康姨这个病例的疑难点。

图片

  在金晶教授的组织下,经消化道多学科会诊(MDT)联合讨论,康姨符合入组标准,她如愿以偿地按计划进行新辅助短程放疗、4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康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态不稳时,陈力宁总会及时抚慰康姨的情绪,并鼓励她坚持做完治疗。在整个新辅助治疗的过程中,包括陈力宁在内的医护团队给予了康姨细致的照护,她的便血症状及排便次数增多等问题已完全改善

图片

陈力宁(左)在日常查房工作中

  新辅助治疗1个月后,康姨返院评估。完善查体、电子肠镜、盆腔MRI、颈胸腹盆CT等检查后,康姨的直肠病灶竟“消失无踪”!经评估,康姨新辅助治疗后达到了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cCR),免受直肠病灶切除之苦,顺利“保肛”。现在康姨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并维持cCR中,康姨表示:“多亏了陈力宁医生在内所有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我才能有现在良好的生活状态!”

  陈力宁表示,“治病更要治心”,作为医者,不能对患者后续的生活状态置之不理,能为患者出谋划策的时候,她始终坚持尽心尽力:

  陈力宁:对于像康姨这样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是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新辅助治疗减少了局部复发、促进肿瘤降级、提高保肛率。可以使CR率达50%左右,有望改善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在给患者提供治疗建议时,会以保障他们后续的生活质量为优先,尽全力提供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医学探索永无止境,唯有步步向前!”

  任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放射治疗科从事胸部放射治疗工作,擅长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等放疗及综合治疗。每当遇到疑难患者,她总是想起这句深入肺腑的话,并以此为动力钻研相关文献资料,仔细评估患者的综合状况,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许多肿瘤患者经过她的悉心治疗后成功“续命”,获得了长期生存的机会。

  当被问到如何向患者解释放疗时,任蕾绘声绘色地比喻道:“放射治疗的医生操控的是一把‘隐形的手术刀’,通过精准勾画靶区,可以实现对肿瘤的精准打击。”虽然任蕾尚且年轻,但她能熟练运用各种“隐形手术刀”——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容积弧形旋转调强、螺旋断层放射技术(TOMO)、ABC呼吸门控技术等,为肿瘤患者解除病痛困扰。

图片

任蕾(右)指导患者进行ABC呼吸门控放疗体位定位

  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深厚功底”,得益于任蕾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规培的难忘经历,在如今的临床工作中,任蕾始终牢记前辈的教诲,把“心中有病人、手中有技术、肩上有责任”牢记于心,尽职尽责。

  张大姐(化名)是一名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像是在张大姐的纵膈肺门扎了“根”,遍地都是,而且她还有严重的基础病及双肾萎缩,治疗风险较大,也无法耐受化疗。

  考虑到张大姐的身体状况,任蕾和治疗组的其他组员在多次翻看张大姐的相关资料后,经过上级医生批准,决定先采用局部放射治疗的方案。因为放射治疗拥有无创的优点,对于身体条件较差者,如心脏病、糖尿病、高龄患者手术风险较大者都能耐受,对于张大姐来说再合适不过。

  经过病区主任梁军教授指导,在纵隔双肺门巨大肿瘤负荷的挑战下,任蕾反复设计放疗方案,调整最优放疗计划,将健康肺受照剂量降到安全范围之内。经过15次的放射治疗,张大姐的情况明显好转,复查时张大姐的肿瘤缩减了80%左右。因为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高,任蕾还特地联系了张大姐,提醒她后期还需要密切观测,待身体状况好转以后,还要考虑化疗的介入。

图片

任蕾(上)与同事进行放疗工作中

  任蕾表示,肿瘤的治疗复杂多样,放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术前新辅助、术后辅助放疗等多种模式。肿瘤医院有非常强大的MDT(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即多学科会诊)团队,胸部肿瘤放疗组在王绿化院长、梁军主任的带领下,通过MDT与外科、内科建立紧密联系,为众多初诊不能手术的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达到肿瘤缩小、降低肿瘤分期,实现完整切除。而有一部分幸运儿,甚至达到了完全缓解。最终无法手术的这部分患者,通过完成根治性放疗这一保守治疗,在保全器官功能的前提下同时达到了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从医至今,任蕾仍旧感到十分庆幸:

  任蕾:在一毕业踏入职场的这个“江湖”之中,就能得遇名师,身边的同事大多是名校毕业。在这些老师、同事的激励中,我能更好地告诫自己,不忘初心,不断向前攀向更远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