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切掉我的肥肚腩,给我再造了一个乳房
关于乳腺癌治疗,常常会有很多感到迷惑的声音——
切不切乳房,做不做重建?
能治得好吗?
切了乳房,会不会不美观……
“乳房和其他器官还不大一样,它是女性的标志性器官,对女人的影响特别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乳腺外科主治医师谢丽说。
面对癌症,身陷不同处境
是坚定手术,还是犹豫摇摆?
一念之差,不仅关乎生命
更影响着患者及其家庭未来的轨迹
一年半前,谢丽医生第一次见到花花(化名),她被确诊为早期乳腺癌。那时,她本可以选择手术切除肿瘤,甚至可能无需化疗。以乳腺外科的技术,保住乳房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她的想法直接被家人“打住”了:
“做什么手术,还要化疗,不能做!”
“好吧……”
家里人思想较为保守,认为人不能轻易动刀,主张采用“传统方子”治疗。于是花花选择了放弃手术,开始按照家里人寻来的法子自行治疗。
扎针、熏烤草药、吃“秘方”......就这么过了半年,花花眼瞅着自己乳房上的肿瘤越来越大,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些治疗方式不太对劲,怎么都是些在正规中医上找不到根据的“偏方”。
花花终于不淡定了:“我要看医生,再这样下去怕不是作死的。”
命是自己的,保命要紧!花花再次回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这次检查显示病情恶化,花花的乳腺肿瘤发展到了局部晚期,并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毫不夸张,整个乳房都快要烂掉了,香水味根本盖不住腐烂味。”谢丽医生描述到。
生死攸关之际,花花勇敢表达了“坚决要手术”的愿望。
谢丽医生问她:“您怎么又相信我们了?”花花追悔莫及:“我好后悔啊,半年时间从早期拖成晚期!”
于是,花花在医生安排下开始打化疗。
经过两个化疗周期,花花的肿瘤明显缩小,她很开心,便问谢丽医生:
花花:肿瘤都没了,我是不是不用做手术了?
谢丽医生无奈:“手术一定要做的。不做手术,到时候三五年全身转移了,再来医院找我,我们也无力回天。”花花小声嘀咕:“可是我家里人还是不希望我做手术。”
看着花花耽误治疗半年的病情进展,谢丽医生这次直接“刚”了,反问:
“你的命和你的身体是你的,还是你家里人的?”
花花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做手术。在谢丽医生介绍下,花花了解到了“切除+DIEP重建”手术——在切除乳房后,再用花花肚子上的肉给她重新再造了一个乳房。
[ 谢丽(左)在手术中 ]
“她家里人在我们的多番沟通下,也同意花花手术了。”谢丽医生说。“手术效果特别好,花花现在特别开心,变得更加自信,更想为自己而活。”
DIEP是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的缩写,可以理解为下腹部(肚脐以下)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和与其相连的一组动脉和静脉血管。
DIEP乳房再造指的就是,对于乳腺癌切除术后,或者先天性乳房缺失的患者,医生将会用患者下腹部多余的“肉肉”(皮肤和脂肪),移植到胸部重新塑造一个乳房。
相较于花花,玲姐(化名)的果决让谢丽医生钦佩。
几年前,玲姐因乳腺癌在其他医院做了右乳全切手术。当时的医生没有跟她说可以做乳房重建,这几年来,她一直戴着义乳生活。
但义乳很重,还会磨损皮肤,玲姐一直觉得很苦恼:
玲姐:每次照镜子,我都觉得自己不完整。
得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做乳房重建很“有一手”,玲姐挂了谢丽医生的号。问诊后,玲姐当即决定做重建手术,问道“做手术我可以自己签字吗?”她告诉医生,“家人反对自己做重建手术,但生活是我的,命是我的。”
同样是女人,妈妈很支持玲姐的决定。玲姐妈妈劝道:“这辈子很短,你要为自己活,想做什么就去做。”做重建手术时,玲姐的妈妈到医院给女儿签了字。“重建后,我才觉得自己的病治好了,不自卑了。”玲姐说。
“她的手术做得特别好,我后来拿这个案例参加比赛,还拿了奖。”谢丽医生说,玲姐每次来医院复查,都会给她和同事们带糖果。
[ 谢丽获得的奖项 ]
遇到一些犹豫不决的患者,谢丽医生都会耐心开解她们:
乳腺外科 主治医师
• 临床擅长:
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术(自体皮瓣、假体)及乳房肿瘤整形术。
• 专家简介: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硕士,2020年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整形外科进修1年,2020年参加广东省医疗美容外科项目培训并获得证书。担任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乳房重建再造及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第二届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女医师协会乳腺保健专委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