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 本院新闻

癌症晚期,如何实现“逆风翻盘”?他们这样说→

来源:本网时间:2025-01-13 分享:

  “怎么办?我爸体检说肾上长了一个肿瘤,他不愿意做活检,听说会刺激癌细胞快速增长,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得了癌症,横竖都是一个死。治来治去,最后人财两空。”

  都快2025了还能听到这样的话

  小编突然工作干劲就上来了

  “今后要更努力工作,给大家做好科普!”

图片

不过比起小编费尽心思做科普

还不如给大家直接展示实例

尤其是咱们肿瘤内科,一抓一大把

图片

       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有一部分是晚期且没有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他们在确诊时便是晚期,预估生存期只有半年或者一年左右。但凭借肿瘤内科精心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他们积极配合治疗的意念,都让他们成功活到了“被判刑”后的第五年、第八年,甚至第十一年。

  

图片


  

       “我是不是你们这里的老妖怪啦?”洪姐(化名)笑嘻嘻地问道,“当然不是,你是我们这里的标杆。”医生对她说。从2016年被确诊为晚期肺腺癌至今,洪姐经历多次转移、复发,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她都坚强地扛过来了。从53岁,到61岁,她已经成功进入了自己抗癌的第9个年头。2016年,洪姐被诊断为肺腺癌,并伴有骨转移、肾转移。当地医院判断,洪姐最多还有半年的时间。当时仅有53岁的洪姐拉着老伴的手说:


图片


         在深圳工作的子女经过多方比较后,最终决定带母亲“进京”治疗。他们找到了心目中最好的肿瘤专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在北京,洪姐接受了6期化疗。期间她也匹配到了靶点,并在后续吃上了靶向药控制病情。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洪姐出现耐药情况,同时出现了脑转移,她颅内的转移病灶在逐步长大。“妈妈的病情如此反复,我们都在深圳工作也不能好好照顾,要是在深圳也有肿瘤专科医院就好了……”不能在身旁照顾母亲,成了洪姐子女的一大烦恼。不过不久后,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图片



图片


       当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已建成开业。了解到深圳医院和北京医院是总院和分院的关系,洪姐的子女当即决定将母亲转至深圳治疗,更好地照顾和陪伴母亲。


图片


       据郭丽红医生介绍,目前洪姐的药物治疗效果还不错。这些年看着洪姐病情反复,在医院进进出出,不管什么时候,她治疗的心都很坚定,完全不向肿瘤“认输”。“洪姐出现过脑转移、骨转移,但她基本没有出现过骨折,这说明她自己是非常注意的。她到深圳治疗以后,家人照护就更能到位。”肿瘤内科主任常建华教授说。“患者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疾病。他们坚持治疗的信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除了现有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方式之外,还有多学科诊疗(MDT),MDT已经成为内科常规的一个治疗手段。此外国家还非常重视新药的研发,每年都会有新的药物上市,给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手段去治疗。”


图片


  辛叔(化名)是常主任从上海带过来的老病人。2019年,一次常规体检中,辛叔被查出肺部有肿物。之后辛叔从大西北飞到上海做手术,术后他被介绍到常主任的肿瘤内科做化疗。在做化疗的过程中,辛叔对常主任技术和服务都非常满意:

       图片辛叔:常主任会根据我用药的情况和副反应,及时地给我调整药物和剂量,十分贴心!

       2021年辛叔的肺腺癌出现了转移,在当地进行了转移瘤体的切除后,辛叔再次去上海找了常主任。年底,常主任来深圳,辛叔也跟了过来。2023年,辛叔在复查中发现脑转移。

       这次,辛叔变得异常紧张:“怎么办?这次跑到脑子里了,我会不会瘫痪?是不是很快就不行了?”面对焦虑的辛叔,常主任第一时间拿出了治疗方案:

       “脑转移病灶不大,匹配到了靶向药,第三代靶向药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您就好好治。”

       在规范治疗下,辛叔的脑转移病灶很快得到了控制。如今,距离上一次转移过去了两年,辛叔的状态越来越好:


图片


       谈及抗癌经验,辛叔觉得,除了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还要心态好。回忆起刚刚被确诊癌症的那段时间,辛叔坦言——非常痛苦。

       “我没有什么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很自律,平时也爱运动,年年都做体检,当时想不通怎么就得上这种病了。”在医生、家人的开导下,辛叔渐渐接受了事实:“现在我就是身上多了一个肿瘤,其他都很好呀。

       现在,辛叔有时候还会充当肿瘤内科“志愿宣传小能手”的角色,对一些犹豫摇摆的患者,辛叔总是现身说法:“你看看我现在多好,当时我也以为自己马上就要完蛋了呢!”

图片



图片

       郭医生表示,很多肿瘤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都会有一个否定期——不相信自己得了癌症,内心对癌症的恐惧非常大。

     “癌症出现转移是不是就没有治疗的必要了。”很多患者在确诊后会这样对医生说。常主任介绍,“首先要正视这个疾病,多数肿瘤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肿瘤的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已经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进入到非常好的精准靶向治疗和精准免疫治疗阶段。即便是晚期肺癌病人,通过精准诊断、精准选择药物等也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的目标。”

     “在确诊初期,患者可能无法接受,脾气会变差或者莫名焦虑,家人在这个时候需要多担待一些,给予他们包容和鼓励。对于医生而言,只要患者不放弃,医生也不会先放弃治疗的希望。”

     “我们这还有治了11年多的晚期肺癌患者,坚持下去,就会有很多奇迹。”常主任说。

     “相比以前,现在肺癌的精准治疗,不仅能在患者初诊的时候找到靶点,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还能实时通过基因检测的手段找到耐药原因,便于进行后续治疗。通过这样的治疗方案和治疗理念,将晚期肿瘤慢病化,来达到患者的长期生存,改善其生活质量。”

图片

每一位肿瘤患者的抗争历程

都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更是对医学发展的信任

未来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

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奇迹发生

在此,我们鼓励每一位患者

不要轻易放弃希望

我们会一直在你身旁


图片


专家介绍

图片

常建华

肿瘤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后 教授

深圳市深龙英才

       • 临床擅长:

       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肺癌、食管癌、胸腺瘤及纵膈生殖细胞瘤等胸部肿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性治疗;成立了深圳第一个肺癌罕见突变门诊。

       • 专家简介:

       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分子肿瘤与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曾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工作10余年。2010年到纽约Sloan-Kettering纪念医院访问学习;2011年到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肿瘤中心访问学习。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肿瘤生物治疗学》《现代肿瘤学》《肿瘤内科诊治策略》《常见恶性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 出诊时间:

       胸部肿瘤内科门诊:周一上午

       肺癌罕见突变门诊:周四上午

       特需胸部肿瘤内科门诊: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