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保命”与“保视力”两难抉择,39岁的他怎么选?
都说看当代打工人的体检报告
主打的就是一个心惊肉跳
不查不知道,一查全是 “刺客型疾病”
39岁的阿威(化名)用亲身经历证明
“卷”到极致
比起奖金更先来到的是“三高”
连肿瘤都会来抢KPI!
阿威是许多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从名校学霸到职场精英,从单打独斗到家庭美满,他的人生堪比短剧般一路开挂。
然而这些年拼成绩、拼事业,在高强度的工作连轴转,年纪轻轻的他就落下了一身毛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2024年7月份开始,阿威发现自己的视力突然急剧下降,不论怎么换眼镜都看不清东西了,并且情况还越来越差。
辗转多地医院检查后,阿威才发现症结并不在眼睛上——他被确诊为颅内垂体瘤,且瘤体已压迫视神经,需尽快手术。
2024年9月,经过充分比较后,阿威决定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神经外科做经鼻微创手术,以切除颅内的垂体瘤。
然而,做术前检查时,阿威又被发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重度狭窄!
这让治疗陷入两难:若先处理心脏问题,垂体瘤继续生长将导致失明;若立即切除肿瘤,心脏风险又难以承受。
垂体瘤的压迫使阿威的视力以“周”为单位恶化,而冠状动脉狭窄则如同“定时炸弹”——在职场上一向杀伐果决的阿威此时也没了主意,因为多家医院建议“先心脏手术后等一年再切肿瘤”,但一年后失明风险极高。
最后,阿威还是回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寻求神经外科主任阚志生的帮助。
阚志生主任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这样的心血管合并脑瘤的病例,他已经处理过很多例。不过像阿威这样年纪轻轻就合并了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他见得也不算多。
凭借丰富的经验积累,阚志生主任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方案——
阚志生主任:通过桥接围手术期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方案。结合一段时间的饮食和药物调整血糖和血压,再改服用其他药物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进行垂体瘤切除手术了。
这个方案可以将原本需等待一年的手术窗口期缩短至数月,同时联合心血管团队全程护航,能最大限度降低术中出血和心梗的风险。
为确保手术安全,神经外科发动组建了包含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营养科在内的多学科团队(MDT):
术前准备:营养科定制控糖食谱,胰岛素精准调控血糖
药物调整:将长效抗血小板药物逐步替换为短效药物,平衡出血与血栓风险
技术保障:经鼻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三天患者即恢复工作
阚志生主任:手术难点在于瘤体紧邻脑干,且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稍有不慎可能引发致命出血。但依托医院成熟的MDT机制和北京总院的技术支持,我们有信心应对复杂病例。
阿威本身是北京人,在香港工作,他最后选择我们医院手术,我觉得还是挺荣幸的,这是对我们能力的一种肯定。
手术后的第三天,电脑重新摆到了阿威的床上。“有了电脑,我看他就一个接一个地开会,恢复正常工作了。”阚志生主任说,经鼻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恢复快。
垂体瘤为什么会影响到视力?阚志生主任介绍——
垂体的正上方,就是视神经的视交叉的位置,所以垂体瘤特别容易影响到视力和视野。
同时,垂体瘤还可能影响激素分泌,包括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成人可能会出现肢端肥大,女性可能出现异常泌乳,男性可能会出现性功能下降等问题。
垂体瘤虽多为良性,但发现后,还是要及时就医。“肿瘤医院的神经外科主要处理颅内肿瘤的问题。除了像垂体瘤、脑膜瘤、胶质瘤这样的常见颅内肿瘤,我们还有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处理癌症终末期患者的脑转移问题。”阚志生主任介绍。
一般恶性肿瘤患者到最后一步,都是全身肿瘤到处复发。如果有脑转移的话,就算全身其他部位的肿瘤控制得很好,脑肿瘤也会要命。
阚志生主任: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看还有没有手术的机会,如果有手术的机会,就看看怎样做手术可以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如果没有手术机会,那也要考虑,有没有办法缓解患者的痛苦。
阚志生主任指出,颅内肿瘤的处理,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颅内肿瘤的处理,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要成长为能够独立开展颅内肿瘤外科手术的医生,平均需要 7年的系统学习、实践积累与经验沉淀。”
医生之所以愿意花费数载光阴去钻研
正是因为他们的肩上承载着
无数像阿威这样患者的期望
他们深知,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医学世界里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
才能给予患者最坚实的依靠
▼ • 临床擅长: 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医教研工作,擅长各种脑与脊髓肿瘤的诊断治疗,熟悉胶质瘤和颅内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及疑难危重症的处理,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等微创技术。 • 专家简介: 省部级突贡专家、深圳市高层次领军人才,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美国田纳西大学健康中心博士后。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兼神经内镜、脊柱脊髓外科、小儿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中国医促会神经损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等。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业书籍3部,主译1部。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及省部级科技奖6项。 • 专家简介: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