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 本院新闻

这是为中国患者“量身定制”的指南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时间:2020-05-15 分享:

  5月10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版)》重磅发布,新版指南是在2019版指南的基础上,基于食管癌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药物实践,在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广泛征求食管癌治疗领域的外科、放疗科、内科等相关各专业专家的意见编写完成。

  

  新闻发布会后,大会主席、新版指南专家编写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教授接受媒体专访,解读新指南更新特色与亮点,介绍食管癌免疫治疗领域重磅进展,并对我国食管癌诊疗的未来工作发表看法。

  

W020200602512939772234.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王绿化教授

  01

  新指南特色

  适合国情,为我国患者量身定制

  CSCO成立20年来,始终秉承“团结协作、乐于奉献”之精神,为提升我国肿瘤诊疗水平而不懈努力。

  最近十年来,我国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产出了大量临床研究结果,CSCO各学科专家委员会也积极推动针对各学科的临床诊疗指南的更新与制定,在这样的背景下,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响应学会号召,于今年推出了《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2020版)》。

  作为本版指南编写专家组组长,王绿化教授指出:

  参与本次新版食管癌诊疗指南编写的专家都来自于临床一线,对于我国食管癌诊疗现状具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本版指南最大的特色就是更适合我国国情,可以说是为我国食管癌患者量身定制的新指南。

  W020200602512939871769.png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院长

  王绿化教授

  从具体更新内容来看,新版指南在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治疗等方面都有诸多更新,相信随着指南的发布以及后续宣讲工作的开展,新指南必将有力推进我国食管癌临床实践的发展。

  02

  免疫治疗现状

  食管癌领域愈加活跃,免疫治疗时代已来临

  由于国外食管癌发病率较低,且中外食管癌在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上有所差异,因此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的进展相较于其他瘤种整体上脚步偏慢。

  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和医药企业在食管癌领域开展了诸多免疫治疗相关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以ESCORT研究为例,该项随机、开放、化疗药阳性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评估了在既往接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中,卡瑞利珠单抗单药治疗对比研究者选择的化疗方案(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化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超过2个月,使客观缓解率(ORR)提高3倍。基于这一突破性研究进展,新版指南将卡瑞利珠单抗列为转移性食管癌二线治疗的I级专家推荐方案。

  

  王绿化教授表示,在诸如ESCORT研究等高质量循证证据的支持下,在中国拥有大量食管癌病例的现状下,未来免疫治疗在我国食管癌领域相关研究必将愈加活跃。

  此外,另一值得欣慰的现象是,以往肿瘤治疗领域创新药大多来自国外,近年来这一现象有所变化。本次新版指南中,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推荐方案中都有不少中国创新药的身影。王绿化教授表示,得益于国家对创新药物研发给予的诸多政策支持,近几年中国原研创新药越来越多,尤其在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肿瘤领域,未来的创新药研发必将有更多进展。

  03

  放射治疗现状

  双刃剑向单刃剑发展,食管癌放疗期待更多探索

  近十余年来,放射治疗技术本身取得了诸多进展,从常规放射治疗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再到调强放射治疗,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和剂量的计算愈加精准,肿瘤局部控制率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通过降低对正常组织的照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生存率得到有效提高。

  1

  作为我国放射治疗领域知名专家,王绿化教授表示,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组织,因此是一把双刃剑。

  然而随着近年来精准治疗水平的提升,这把双刃剑损伤正常组织的那一刃愈加平缓,杀伤肿瘤细胞的那一刃愈加锋利,其应用前景也愈加广阔。

  在食管癌领域,由于我国食管癌患者多为中晚期,不可手术患者占据较大比例,因此放射治疗在我国食管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两年,我国学者对此开展了诸多探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的研究显示,术前放化疗并手术可延长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总生存,将食管癌患者的中位生存寿命延长将近50%,为广大食管癌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快乐教授领衔的研究显示,TF方案(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与PF方案(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同期放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ESCC)患者中的疗效相当;

  ★也有研究显示,食管癌术后放疗可提高术后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对于如今火热的免疫治疗,放射治疗也可与其联合产生“1+1>2”的协同效果,期待在此领域能够更多探索。

  04

  未来展望

  从早诊早治到综合治疗,食管癌未来更加光明

  整体而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的改善,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管癌发病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食管癌治愈率已高于美国,我国食管癌诊疗水平已居于国际领先行列。

  对于我国食管癌治疗的未来,王绿化教授认为:

  ☆一方面需要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早诊早治工作。☆加强科普宣传,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以无痛胃镜对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进行筛查,便捷、及时发现早期病变,阻断癌症进展。对于原位癌和早期癌,通过肠镜下粘膜切除能够实现基本治愈。

  对于中晚期肝癌,通过手术与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多手段综合治疗,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总之,通过早诊早治工作的高效开展,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的搭建,在新技术、新药物不断涌现的形势下,我国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必将得到显著提高。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