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 首页 > 院务公开 > 医院新闻 > 媒体报道

【医师报】华南首例!28 岁女孩靠“黑科技”4 天“搞定”肿瘤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时间:2025-04-10 分享:

  熬夜加班、两点一线、压力山大……当代职场人健康警钟总在“蛰伏”待响。体检报告跳出“胸腺瘤”三个字时,IT 从业者小李以为自己要在手术台上开胸破肋,还要经历漫长的恢复期。就在这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医务部部长、胸外科主任医师郭晓彤团队带着“达芬奇机器人”,仅用 1 个小切口 + 住院 4 天,便完成治疗全过程,成功实现“美观零负担,康复不误工”。

  这项技术到底有多牛?

  ★ 1 个 3cm-4cm 小孔就可以搞定肿瘤(传统机器人手术要开 3-4 个孔)。

  ★术后第 1 天就能下床溜达。

  ★ 4 天出院成就 get(住院时长≈一个清明小长假,因病况而异)。

  ★三维高清视野堪比“人体 GPS”。

多臂单孔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肺手术是指利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如达芬奇手术系统)进行肺部相关手术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机器人系统,外科医生能更精确地操作手术器械,完成复杂肺部手术。

  机器人手术作为当今世界胸外科微创手术的最前沿技术,具有卓越的三维成像、手眼协调、运动自由和震颤过滤等优点,能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精准、快速的手术体验和治疗效果。

  目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采用的是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配备的三维高清成像系统可提供 10 倍放大的立体视野,配合 540 度旋转的仿真机械腕器械,能在狭小空间内完成精细化操作。

  通常,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操作由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坐在离患者手术台 1 米外的控制台旁,借助机器人的“手”和“眼”完成手术。

  但目前多数医疗中心仅能开展多臂多孔机器人手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胸外科团队通过刻苦钻研,成功克服了机械臂在有限空间内操作的技术难题,近年来已成功开展近百例多臂单孔机器人手术。

  多臂单孔机器人手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单个小切口将多个手术器械和摄像头插入体内,完成复杂的手术操作。

  其与多臂多孔机器人手术相比,在以下方面又往前迈进一步:

  ★创伤更小:只需一个切口,减少创伤和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美观性更好:只有一个切口,术后疤痕更少,美观性更好。

  ★感染风险降低:减少切口数量,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胸外科专家在线揭秘

  胸腺瘤到底好不好切?其实,它就长在“人体 C 位”,周围全是重要器官。

  郭晓彤表示,“胸腺肿瘤由于位置比肺更靠前,对于切口选择、器械排列及主刀技术水平,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绝大多数胸外科尚未开展此类技术,我院胸外科是全国为数不多能开展胸腺瘤多臂单孔机器人手术的科室之一。”

  胸外科团队本次开展的多臂单孔机器人胸腺瘤切除手术,经主刀医生及其团队精心设计后顺利完成。小李术后第 1 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 4 天顺利康复出院。

  小李回想这段治疗经历,仍对高科技手术“赞叹不已”:“CT 检查报出胸腺瘤时,其实我挺淡定的,就是我妈妈特别担心催着我赶紧上医院。因为肿瘤靠心脏比较近,我们看了好几家医院,都说要做机器人手术就必须打 4 个切口,做不了 1 个切口的。后来,我们找到了‘六边形战士’肿瘤医院郭主任,郭主任仔细看完 CT等资料后,自信满满地说可以做一个切口的机器人手术,然后我们就奔这里来了……”

  如今满血复活的小李笑着说:“现在伤口就三四厘米大小,原来高科技手术真的能救命又保美。”

  本例手术属于华南地区首例多臂单孔机器人胸腺瘤切除手术。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华南地区微创手术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更多复杂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乃至惠及全国纵隔肿瘤患者。